办公室的文件杂志堆积如山,沙发和桌面被杂物淹没,几乎无处可坐。当您路过那样一位教授的办公室时,是不是也曾暗自嘀咕:“我们的教授难道觉得那样很舒服?” 或者,是不是觉得这房间根本不可能有干净整洁的那一天?
在本期中,我们将为那些总是感慨研究时间不够的同仁,支几招整理研究室的高效秘诀。

 

过于忙碌的大学教师

 

在一项调查中,80%的大学自然科学教师回答说,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研究 (*)。为什么时间这么少,是什么占用了他们的时间?我想老师们自己最清楚。

 

不过,我亲眼目睹过许多(问卷上未曾提及的)“房间杂乱”问题,同样在耗费大量的研究时间。因此,我想以整理收纳顾问的身份,和大家分享一些应对之法。

 

作为实验室的管理者,PI(课题负责人)肩负着重要的管理职责,必须带领团队成员产出研究成果。因此,他们往往优先处理“照顾他人”的事务,而将自己的办公室整理工作置于次要位置。

 

尽管由于电子邮件取代邮政、论文投稿实现线上化,纸质文件确实有所减少,但科研领域仍广泛保留着纸质文化。比如,像专业书籍依旧是是纸质形式,而不是电子书。学位论文评审时,仍会采用打印成纸质版进行传阅。

 

除了文件外,教师室里还有各种物品,从文具到未开封的小册子、书架和储物柜,以及校友和留学生赠送的礼物,如手写卷轴、彩纸和漫画等。

 

置身杂乱办公室者,往往堆积了过量物品却无力整理,既无处求援,又不得不终日应对繁忙事务。这是一个恶性循环:寻找东西的时间增加,这也是耗费研究时间的原因之一。

 

 

 

 

寻求帮助时

 

即使你觉得自己已经无法独自处理,寻求帮助=向别人展示你凌乱的房间。对于那些自认“不擅长整理”的人来说,开口求助既令人感到不好意思又忐忑不安,是一道需要鼓足勇气才能跨越的坎。不过,如果您掌握一些“寻求帮助的技巧”,事情或许会变得简单。

 

记得有一次我在为一位医学院教授整理办公室时,一位同为医生的副教授一脸认真地说了这样一句话:我担心这样会存在一些潜在影响

 

整理的潜在影响?这是什么意思?
“教授他……怕是连自己东西在不在都不清楚了吧。”整理有时反而会增加寻找难度:因为你已经记住了它的原先位置,一旦改变,就需要重新记忆,这个过程往往耗时费力,甚至可能导致物品“石沉大海”。

 

确实如此,如果别人未经许可擅自移动物品,就会发生这种情况,这确实令人担忧。因此,在请(非专业整理人员)帮忙整理房间时,最好先告诉他们整理的目的和规则,以避免这些“潜在影响”。每个人的目标各异,有的是“想要专注工作”,有的是“希望这个房间能接待访客”,还有的是“想用于和学生讨论”。但只要有目标,整理的重点自然就明确了。

 

对于规则,可以这样传达给他们。

 

比如,“我们会把不需要的东西放在这里,然后只需将放在此处的物品统一移至走廊即可。”

 

“请将这些小册子按类型分开,然后按出版顺序排列。”

 

“如果你需要移动什么东西,请告诉我们你把它移到了哪里。”

 

“放在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要动。”

 

收拾房间的带头人就是房间主人自己。通过传达规则,就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整理,而不会遇到麻烦。

 

 

 

 

了解您的帮助对象

 

通过明确规则,我们便能顺利有序地进行整理,避免不必要的纠纷。请记住,整理的终极目的并非追求“表面整洁”,而是为房间主人创造一个能够舒适开展研究的环境。若是由过分注重美观的人按自己的"整洁标准"进行整理,反而会让教授难以适应。

 

如果不先仔细聆听并与他们一起工作,就很难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舒适的,什么是他们的目标。“居然能待在这么乱的房间里,他肯定对环境毫不在意吧”——这种想法可是大错特错。我认为真实情况很可能是:当事人不是没有要求,而是抽不出足够的时间来维持整洁,不知道该如何整理,也不清楚该向谁求助,最终才导致了现在的局面。恰恰是因为对自己有要求,才会对请人帮忙这件事心存顾虑。

 

事实上,东西越多,收起来的时间就越长。当你疲惫时,你就没有精力继续下去。首先,请确保预留一处能让老师坐着工作的区域(最好是宽敞的桌面),以便他们在判断物品去留时能尽量保持轻松自如的状态。你也偶尔会看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留存物品,请务必明确:协助整理科研办公室的核心要义,绝非是代替他人丢弃难以判别的物品,更非强迫物主舍弃所属物资。真正的有效帮助,在于做好万全准备,为物主自身的判断决策扫清障碍。

 

说到这个,我想起之前提供整理收纳服务时,有过一次让我不禁提醒自己必须多加留心的经历。(有一次)当教授暂时离开座位时,我被一位来到办公室的其他老师质问道:“你这样做真的合适吗?”我们对文件进行分类是为了方便教授回来后决定是否需要这些文件,但那些不知道我们如何进行的人似乎认为我们是在自行丢弃文件。建议在门外悬挂“文件整理中”的标识牌(类似卫生间“清洁中”的提示牌),以避免被他人误认为可疑行为。

 

 

 

 

总结

 

高效整理科研办公室的四个核心要素
·首先要从明确整理的目的开始。
·在寻求帮助时,要告知他们目的和规则。
·整理时请尽量运用人体工学原理,确保操作姿势省力高效。
·帮助整理是为了更容易决定哪物品是需要的,哪些是不需要的。

 

各位同仁:切勿让杂乱办公室继续吞噬您的研究时间!是时候一起行动起来,打破这个怪圈,用一次彻底的整理换来一个高效的空间!